因为听说吃南瓜可以降血糖,一些糖友将南瓜看作是最佳降糖食物而大吃特吃。但最近《分子内分泌学》杂志发布的研究却显示,“南瓜降糖论”是误导,多吃南瓜不仅不降糖,还会导致血糖升高。
吃南瓜可以治疗糖尿病的说法,大概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据说日本北海道地区糖尿病患病率达5%,但北海道有个叫夕张村的小村子却没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一些医学人士便认为这与当地居民经常食用南瓜有关,吃南瓜降血糖的说法也自此而起。但最近一些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多吃南瓜不仅不降糖,有时甚至会导致血糖升高。

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发现了南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保健功效在我国三本传统医书中均有记述。记述南瓜 “可消肿、解毒、排痰、下乳,治疗黄疸病及痢疾”,“消除疲劳,增强体质”。这些记述和论断虽多来自朴素的观察和实践,在当时尚缺乏足够的证据加以证实,但这些记述本身,就足以表明古人对南瓜保健功效的重视。在各类蔬菜和杂粮中,南瓜中微量元素钴的含量居第一位,常吃南瓜可预防因缺钴引起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

作为一种含有糖分和能量的食物,南瓜对血糖的总体影响是升高的,但与其他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类比较,食用南瓜后血糖变化较为平稳、舒缓。南瓜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少,100克南瓜中仅含有4.5克碳水化合物。南瓜中含有大量的果胶,这是一种可溶性纤维,与淀粉类食物混合后,会延缓胃排空,使碳水化合物吸收减慢,从而延迟餐后血糖高峰。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吃些南瓜(每日不超过200克)是完全可以的。但南瓜毕竟是含糖的食物,同时其保健功效也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限制地大量进食南瓜是不合适的,更不可认为吃南瓜就可以治病,自作主张停用降糖药。

南瓜身也是一种富含淀粉的食物,100克南瓜对于血糖的影响相当于10~15克的大米,而南瓜中含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吸收速度,增加饱腹感,因此对控制餐后血搪是有帮助的。但是大量吃南瓜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控制好总能量才能控制好血搪。而且南瓜和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吃太多会造成皮肤黄染,导致脸色发黄,不过停止食用,过一段时间便会恢复正常。
南瓜营养丰富,糖友可以选择一些含糖量少的进行食用。还要注意的是南瓜的成熟度,一般来讲南瓜有嫩南瓜和老南瓜两种。嫩南瓜可作蔬菜,味甘适口,维生素C较多。老南瓜则含有丰富的糖类和淀粉、钙、铁、胡萝卜素等。
南瓜的血糖生成指数(GI)为75,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所以糖友应谨慎、少量食用,问题不大,但大量食用,应减去相应主食的量。
南瓜不是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不可盲目相信其降糖理论,替代药物;也不必视其为老虎不敢沾边。应在控制膳食总能量的前提下,选择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在主食方面少食用精白米面,增加粗粮,采用粗细搭配的主食(如荞麦、玉米、高粱、燕麦与精白米面搭配),这样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具体如何搭配可参考《糖尿病食物交换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