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一种综合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能够调节和治疗慢性疾病的生物活性物质成为研究人员的一致愿望。生物活性肽因其在改善健康和预防或治疗慢性病方面的活性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除了提供营养外,食物蛋白肽还可以通过改变特定的生化途径提供更多的功能。

大豆肽因其在抗肥胖、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调节和抗癌等方面的强大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这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大豆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强效生物活性物质备受关注,大豆肽的功能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图片来源:pixabay

大豆作为一种传统植物,在中国已有近5000年的种植历史。蛋白质是大豆中最丰富的营养成分,约占所有营养成分的40%,是非常重要的膳食蛋白质植物来源。大豆蛋白含有二十种氨基酸,包括九种必需氨基酸。其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当,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全价值蛋白质。

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经不同蛋白酶水解而得,大豆肽的生理活性由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和氨基酸序列决定。它们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与大豆蛋白相同,但更易吸收,更稳定。大豆蛋白和肽在过去已被证明是安全无毒的。

大豆蛋白也是优质蛋白质,但具有不同的氨基酸模式,因此它们对胰岛素分泌的刺激程度与酪蛋白不同。不仅大豆蛋白,而且与大豆蛋白具有相似氨基酸模式的生物活性物质也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大豆蛋白被称为降糖功能食品,因为它们含有特定的氨基酸,它们可以刺激胰岛素分泌并作为胰蛋白酶抑制剂。

研究人员分析了豆类和大豆制品的消费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定的大豆成分,包括大豆异黄酮和大豆蛋白,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负相关。每天增加10g大豆蛋白可将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9%。大豆蛋白的摄入量与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呈剂量依赖性负相关,但与男性无关。

研究人员将含有或不含大豆异黄酮的大豆蛋白给予60名45-8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现不含异黄酮的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控制血糖的内在活性。这证明了大豆蛋白的降血糖作用。综述了对2型糖尿病具有治疗和改善作用的植物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和机制,表明大豆蛋白和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血糖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大豆蛋白富含甘氨酸和精氨酸,其氨基酸结构有利于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利用。这些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的结构模式及其特殊氨基酸可以提高胰腺β细胞的敏感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一些大豆蛋白及其衍生物可能成为调节血糖的有效物质。

研究人员观察到口服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和大豆肽溶液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30分钟时大豆肽组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更高。这表明由于更容易消化和吸收,肽具有更大的胰岛素分泌刺激作用。

大豆蛋白和多肽都具有良好的氨基酸序列和吸收特性。然而,大多数研究仍集中在糖尿病小鼠表型的研究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此外,更精细的筛选、分离、纯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多肽,将为糖尿病的调控和治疗提供思路。

长期或过量食用大豆肽可能会引起一小部分人的过敏反应和其他副作用或消化能力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还应该调查有效利用大豆肽的剂量和持续时间,并避免对小人群的潜在副作用。通过解决大部分这些问题,大豆肽将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摘自MDPI期刊2023年4月7日发布的《大豆蛋白和多肽对慢性病的有益作用》
参考资料:https://www.mdpi.com/2072-6643/15/8/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