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表在《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夜猫子”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并且更有可能吸烟更多、锻炼更少,并且睡眠习惯较差。

这项工作的重点是参与者自我评估的生物钟——个人的昼夜节律偏好,或者对早睡和晚起的自然偏好。

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60,000多名中年女护士自我报告的生活方式和睡眠习惯,发现那些偏好晚起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高出72%,并且与倾向于早起的参与者相比,出现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的可能性高出54%。

在对饮食、饮酒、体重指数(BMI)、体力活动、吸烟状况和睡眠时间等六种生活方式因素进行调整后,糖尿病风险与夜间睡眠时间型之间的关联减弱,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

在亚组分析中,这种关联在过去2年没有上夜班或在职业生涯中上夜班时间不到10年的女性中更为明显。对于最近上夜班的护士,研究发现夜间睡眠模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没有关联。

参与者来自护士健康研究II,年龄在45岁至62岁之间,没有癌症、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史。研究小组从2009年跟踪到2017年。

由波士顿哈佛医学院DVM、博士Sina Kianersi领导的作者表示,他们的结果可能与一个人的昼夜节律与其身体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不匹配有关,例如,如果一个人按时间表生活与他们的昼夜节律偏好相反。

在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晚间作息时间类型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0%相关。作者推测,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是罪魁祸首,例如,作为一个夜猫子却在清晨工作,这会扰乱血糖和脂质代谢。

此前的研究发现,较短或不规则的睡眠习惯与较高的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其他研究还发现,晚睡型的人比早起的人更有可能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较低以及吸烟和饮酒。

这项新研究并没有发现晚睡模式与不健康饮酒有关,作者将其定义为每天喝一杯或多杯酒。

波士顿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两名医生警告说,该研究的统计设计限制了其确定因果关系的能力。

睡眠时间型可能会在以后发生变化,这可能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需要进行实验来确定睡眠时间型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标志还是独立的决定因素。

他们还表明,心理因素和参与者所做的工作类型可能是潜在的混杂因素。

该研究的作者指出,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中年白人女护士以外的群体。研究人群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较高,并且具有社会经济优势。

作者承认,仅用一个问题来自我报告时间型也可能导致错误分类和测量错误。

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这些发现强调了评估个人的生物钟类型对于安排轮班工作的价值,例如,将夜猫子分配到夜班可能会改善他们的代谢健康和睡眠习惯。

作者总结道:鉴于改变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有必要调查改善生活方式行为是否可以有效降低夜间睡眠型人群的糖尿病风险。

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欧洲研究理事会的资助。